一、深刻认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形势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资源环境约束仍未根本扭转,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艰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因此,各地应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资源能源约束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是基本国情。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气”并且未来能源资源需求仍会保持刚性增长,产业和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较大,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窗口偏紧。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基础之上。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态势看,一方面,绿色转型正在重构以要素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函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正在催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市场。比如,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安全发展的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是资源使用效率高的发展。在供给端注重“开源”、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特别要在需求端做到注重“节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以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缺口的压力,降低进口依赖度和供应保障安全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会由于能源资源供应跟不上而被打断。
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机遇和重点
绿色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关系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护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这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机遇,描绘了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的美好愿景。
区域协同机遇。区域经济已经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为我市对接融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化要素配置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与环渤海地区合作、建设环渤海地区的战略腹地提供机遇;二是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大力支持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为我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提供机遇;三是国家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为我市明确战略定位,优化空间格局,加快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增长极和战略支点提供机遇。
重点任务和关键所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任务:一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从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方面入手,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二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四是倡导绿色消费。除此以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所在是:一是紧盯国家制定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二是紧盯国家制定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三是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四是加快健全绿色低碳技术体系。五是形成绿色转型的社会环境。
三、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全领域,聚焦四个“世界级产业”(即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世界级羊绒产业。)的战略定位,利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有利契机,加快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结构转型。鄂尔多斯作为能源大市,落实“双碳”目标,既是政治责任,也是重大机遇,必须主动应考、抢占先机,加快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鄂尔多斯路径。推动能耗“双控”由简单应急向常态预算管理转变。做好控碳降碳的“减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做好固碳用碳的“加法”。例如,伊金霍洛旗着力打造“中国典范、世界标杆”零碳产业园,探索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煤炭作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其作用更加突显,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我市煤炭资源丰富,对于全国能源结构和布局有重要影响。持续优化提升鄂尔多斯煤炭产能,确保煤炭供给接续稳定。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先进产能,打造更加集约高效的煤炭保供基地。要强化煤电保障作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油气供给能力。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符合国际发展潮流,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发展。增强对能源、化工等绿色化改造力度。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数字化融入产业布局、引领产业变革,培育智慧工厂,全市所有生产煤矿建成智能煤矿,形成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高效共进的良好局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推动重型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综采装备等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瞄准未来产业,紧盯液态阳光、生命健康、半导体、航空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施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三是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在创建绿色工厂方面,应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在建设绿色园区方面,在园区规划、产业链设计、能源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贯彻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建设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在发展绿色供应链方面,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流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打造绿色低碳物流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健全物流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完善物流领域重要基础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生态安全的物流运输战略格局。二是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运输领域中的深度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了交通运输领域颠覆性的发展,着力提升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智慧交通,进一步提高运输领域的服务效能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现代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提档、比重提高、层次提升。二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跨界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服务业链,大力发展能源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中介等服务业,形成与工业体量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三是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计划,构建立足蒙陕宁、辐射全国、链接欧亚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四是提升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质效,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力争新增上市企业。五是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实施消费升级行动,推动内外市场、城乡区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体验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六是提升发展城市商业,推进社区商业便利化、品质化、数字化,建设一刻钟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和社区综合体。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一区四带”建设,打造全国旅游休闲城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全市旅游年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新能源是主力军。能源产业是产业转型的主攻点和突破口。一是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抢抓“十四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窗口期,坚持集中与分布并重、自用与外送并举、上网与离网并行,充分利用荒漠化治理区、干旱硬梁区、采煤沉陷区以及孔兑两岸等区域,“驭风而上、逐光而行”。二是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绿色技术重要策源地。三是加快绿氢产业发展。深度融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壮大绿氢经济,打造全国氢能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四是推进大规模、高效率储能示范应用。五是推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终端应用产品,实施“煤化工+氢”耦合等示范项目,建设现代煤化工近零碳排放项目。六是广泛拓展新能源的应用场景。